柔弱的肩膀扛起责任 执着的坚守诠释党员本色
记我校优秀学生党员、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2012级学生苏玉双
来源: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15日    点击数:      【打印文章

编者按: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全体党员凝心聚力、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展现了共产党员敢于拼搏、勇于担当的风采,发挥了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第二次党代会专题网站特开设“党员风采”专栏,集中展示我校2011年度、2013年度、2015年度涌现出来的教师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和部分优秀学生党员,展示他们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以及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孝老爱亲、自立自强的先进事迹,进一步激励广大党员和师生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推动学校实现转型发展、全面提升、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进程中再立新功、再创辉煌

 

苏玉双,我校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系学生。因为总是要与时间赛跑,苏玉双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发条女孩”。她身上敬老爱亲、自立自强的优良品质,艰苦朴素、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体现了新时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风采。苏玉双先后荣获“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黑龙江省优秀共青团员”、“感动龙江人物”、“感动哈尔滨人物”、“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13年,她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贫苦的生活环境成就她锲而不舍的精神品质

在有些人以“拼爹”为荣的时候,苏玉双却将带着生病的母亲上大学视作幸福。1993年,苏玉双出生在我省大庆市泰康县克尔台乡的一个贫困家庭。父亲患有很严重的肺病,不能干农活,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儿,也是唯一的劳力。从7岁起,她边上学边干农活。17岁那年,父亲突然去世,原本飘摇的家庭瞬间倒塌,母亲的精神状态遭受了严重打击。19岁那年,外婆又突然离世,母亲从此变得神志不清,双腿瘫痪。生活的磨难让她从小就学会了独立,承担了比同龄人更多的责任。为了改变命运,苏玉双刻苦学习,终于考入我校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系。上大学的新鲜劲儿还没过,老家那边打来电话,告知母亲病危!孝顺的苏玉双立即赶回老家,挑起了照顾妈妈的重任。为了兼顾学业和照料母亲,当母亲的身体稍有起色,苏玉双便决定将瘫痪在床、意识模糊的母亲接到哈尔滨。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她把母亲安置在学校附近的养老院。从此,她的生活就像上了发条的小闹钟,每天小跑着去吃饭、上课,下了课又跑着去照顾母亲,给母亲翻身、洗母亲尿湿的床单、抱母亲如厕,把食物嚼软喂给牙齿缺失的母亲,给母亲按摩腿脚。为了赚取母亲每月的托养费和自己的学费,课余时间她到处打零工、发传单,在小饭馆刷碗、端盘子、送外卖,不管多脏、多累的活,都从不挑剔。晚上回到宿舍,双脚又湿又肿,有时候累得爬不上铺,甚至穿着外衣就睡着了……在旁人看来极为艰苦的生活,却被她过得有声有色。这就是苏玉双,身陷困境,却能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用微笑感染着每一个走近她的人。

在苏玉双眼中,能有机会照顾母亲,是一种幸福;背着母亲,给母亲按摩手脚,就是她作为女儿的撒娇。当别人问起,“你会不会觉得生活太苦了,命运不公平?”她微笑着说:“我妈就我一个女儿,照顾她是我应该做的。”

坚定的理想信念赢得学校和社会的关爱

学校刚入学时就将她列入特困生行列,并为她争取到三等贫困助学金。母亲病情恶化,请假一个月,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的师生积极帮她备战期末考,让她顺利地通过了各科考试。苏玉双说:“我英语不好,老师总是鼓励我,还给我买了许多水果。同学们也很照顾我,帮我打饭,还帮我辅导落下的课……也许有人觉得我很不幸,但是我觉得我很幸运,因为我的身边总有一群人在支持我、帮助我,他们让我觉得,除了母亲以外,我还有很多亲人。”

当苏玉双孝老爱亲、知恩重义、自强自立的事迹深深震撼着每个心灵的时候,浓浓的关爱也温暖了整个校园。学校为她制定了长期帮扶方案,发放贫困助学金,减免住宿费,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学校领导和师生多次看望她的母亲;同学们也伸出了温暖的双手,送来了手机、开水、热饭;哈尔滨市文明办、市志愿者协会、市妇联等部门领导也前来慰问,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为她捐款。有了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爱,有了社会好心人的帮助,她再也不是那个跟时间赛跑的慌乱女孩了。但她仍然一如既往地尽着女儿的责任和义务。我只是做了一个女儿应该做的事情,孝敬父母是小爱,奉献社会才是大爱,今后我会更加努力,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社会。

对于这汇聚的满满爱心,苏玉双不仅学着珍惜,同时也暗暗下决心要将爱的力量传递下去。在她妈妈所住的敬老院里,多了这样一个勤劳的女孩,她微笑着帮老人们服务,洗头、擦脚、擦拭身体,脏活累活都不嫌弃,用爱的关怀和辛勤的劳动感动了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和老人们。她还主动到青基会做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的这段日子里,她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爱心的含义,多次用打工赚来的钱帮助患病的同学,参加义卖童园活动,为农村大学生上学进行义卖工作,还到贫苦地区与农村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鼓励他们为梦想坚持。

为了将苏玉双同学的精神发扬光大,学校党委发文号召在全校师生中学习苏玉双同学敬老孝亲、感恩社会;自强自立、乐观向上;坚守责任、勇于担当;刻苦学习、奋发进取的精神。她敬老、爱亲、坚强、自立的优秀品质,成为同学们学习的目标;她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在同学们中间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苏玉双用瘦弱的肩膀扛起这个家,用自己的行动表达着对母亲的爱,她用乐观、执着、担当和责任守护亲情、追逐梦想朴实的行为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诠释了品位的真正内涵,是当代大学生的优秀代表和骄傲,兑现了作为一名大学生,一名共产党员对社会最朴素的承诺。

上一篇:扎根教学 躬身科研---记2015年学校优秀共产党员标兵、机电工程学院 王晓宏
下一篇:以自信和勤奋笑对生活---记我校优秀学生党员,人文与社会科学系2011级学生武玉宝
黑龙江工程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6 http://www.deletebacklink.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