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由教育部高教司指导,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主办的“全国地方高校新工科发展高峰论坛”在湖南工程学院召开,教育部高教司处级调研员侯永峰、湖南省教育厅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全国100余所高校的260多名高等教育专家学者参加。我校由叶树江副校长带队,教务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和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等一行五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会议围绕地方高校新工科发展之路、新经济对地方高校工程教育的需求和挑战进行深入探讨、交流,并形成了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倡议”(草案)。今年上半年,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天津大学分别召开了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和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建设研讨会,形成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并公布《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简称“天大行动”),提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和新工科建设路径。本次会议是继“复旦共识”和“天大行动”之后,地方高校主动应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新形势、新要求,对新工科建设的探讨和交流。
会上,湖南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刘国荣,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理事长、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夏建国,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葛建中先后致辞。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正处级调研员侯永峰副处长、特邀工程教育专家浙江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陆国栋作大会主题报告。13所地方高校代表围绕“地方本科院校新工科建设的思考与探索”作大会交流发言。
侯永峰以“新工科建设:背景与进展”为主题,对高等教育的总体形势、我国新经济的时代特征、新工科的缘起于进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需要强调的几个问题等方面展开详细阐述。侯永峰指出,当今科学、技术、产业呈现梯次发展与跨越发展的新趋势,面向未来发展,工程教育在布局新兴工科专业、提高工程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建立更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工程教育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
陆国栋以“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路径思考”为主题,围绕“建设与发展新工科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新工科的五大现实瓶颈、新工科的五条基本路径、新工科建设和发展的思考与探索”等四方面进行详细阐述。陆国栋指出,建设与发展新工科是当前社会产业升级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深化高校工程教育范式改革,满足国家产业经济的发展的现实需求。他强调,要以“拔尖思维”立足专业底线,强化校企合作,探索工程乐动网页版登录入口的新型教学方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工程教育生态。
叶树江副校长做了题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的新工科建设”的大会交流发言,并主持了大会第三阶段的交流发言。
会议期间,大会还为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单位及个人颁发聘书。叶树江副校长代表学校和张洪田校长接受了大会颁发的副理事长单位和副理事长聘书。
会议最后,侯永峰用视野、理念、定位、需求、结构、模式、课程、实践、资源、保障十个关键词对此次论坛会进行总结概括,并对倡议(草案)进行了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