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工程院党发〔2022〕50号 黑龙江工程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 教育新闻发布工作的实施方案(修订)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新闻发布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省教育厅印发的《黑龙江省教育厅转发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新闻发布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我校教育新闻发布工作,积极营造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加强教育新闻发布工作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 (一)加强教育新闻发布工作的重要意义:教育新闻发布工作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深入推动政务校务公开的重要内容,是回应社会关切、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式,是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凝聚教育改革发展共识的重要手段。做好我校教育新闻发布工作,准确及时发布学校新闻信息,做好正面宣传和典型宣传,有利于加强学校与社会公众、师生员工的沟通,有利于营造公开透明的舆论环境,有利于争取宣传主动权,把握正确的宣传导向,树立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加强教育新闻发布工作的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为中心,努力做好新形势下学校新闻发布工作,大力宣传学校政策部署、发展成就、先进典型,回应师生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正面宣传,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推动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加强教育新闻发布工作要把握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正确导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二)坚持公开透明。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依法依规开展教育新闻发布。充分尊重社会公众和学校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加强信息发布,注重互动交流,做好服务引导。 (三)坚持尊重规律。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加强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手段创新,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提高新闻发布水平。 (四)坚持协同推进。将教育新闻发布与学校发展各项工作同步筹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充分发挥媒体平台优势,切实加强新闻发布工作的队伍建设,调动师生、专家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三、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建好用好媒体平台 (一)切实加强正面宣传。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平台,开辟专题、专栏、互动话题,积极宣传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典型经验、成功做法和新进展新成绩,鼓舞士气、凝聚力量;深入报道我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师生代表和集体典型,将模范人物和先进集体的优秀故事讲述出来、传颂出去,树立榜样,塑造楷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扩大优秀典型的感召力、影响力,充分展示我校师生的良好精神风貌。 (二)主动做好政策发布。学校研究制定重大决策文件、规划方案时,要同步部署发布和解读工作。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出台前,通过座谈会、调查问卷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工作预案,做好舆情风险研判。制定出台后要在校园网、《黑龙江工程学院》报、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上及时准确发布,深入解读相关背景、主要内容、落实举措。 (三)主动回应公众师生关注的学校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发现、密切关注学校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发布信息、澄清事实、解疑释惑、凝聚共识。对于社会关注度高、师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敢于面对,主动发声。 (四)及时应对突发事件。把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工作纳入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机制,制定《黑龙江工程学院突发事件新闻宣传应急处置办法》,成立突发事件新闻宣传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突发事件发生后,按照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预案要求,第一时间对外发布,说明情况,表明态度,并采取多种形式实时关注事件后续发展,必要时向社会公众和师生通报调查处理结果。 (五)灵活运用发布形式,做好新闻发布策划。按照新闻发布传播规律,有计划地选择时间节点、组织发布内容、明确实施步骤。综合运用新闻发布会、集体座谈、答记者问等多种形式,利用校园网、《黑龙江工程学院》报、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通过视频、图解等方式,扩大发布范围,提升新闻传播效果。 (六)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拓宽新闻发布渠道。高度重视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抖音号等新媒体的管理与运用,充分发挥校园新媒体联盟作用,增强教育新闻发布效果,加快信息更新时效,加大互动交流频率,完善新闻服务能力,拓宽校园新闻发布渠道,使之成为沟通学校和师生公众的桥梁纽带。 (七)善待善用社会媒体。要充分发挥社会媒体在信息传播、舆情监督、反映民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切实提高与社会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满足有新闻采访资质的媒体参加新闻发布活动的需求,契合社会媒体对高等教育的关注热点,主动提供素材,积极推荐专家,广泛动员师生参与,畅通采访渠道,宣传学校正能量,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切实加强队伍建设 (一)落实责任机制。学校主要负责人是学校新闻发布工作第一责任人。业务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承担新闻发布的主体责任,主动考虑新闻宣传安排,积极参与新闻发布活动,及时提供宣传口径素材。宣传统战部要统筹好对外发布、舆情应对、媒体沟通等工作,支持配合业务部门做好新闻发布。 (二)完善舆情处置机制。建立健全学校舆情处置工作机制,制定《黑龙江工程学院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管理办法》,成立舆情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舆情搜集、报告、研判和应对机制。安排专门力量监测舆情,确保及时发现。重大舆情第一时间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建立宣传统战部、业务部门共同参与的舆情研判应对机制,确保应对工作积极稳妥。 (三)建立新闻发言人机制。学校通过正式组织程序设立新闻发言人。新闻发言人要讲政治、有担当、懂业务、善沟通,根据授权发布信息、解读政策、阐述立场。学校要为新闻发言人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配齐专业团队,确保列席重要会议、阅读重要文件、参与重大事件处置。 (四)加强新闻发布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学校新闻发布机构和队伍建设,明确专职人员负责新闻发布、舆情监测、新媒体运营等工作。加强各单位各部门舆情信息员建设,组建网络评论员队伍,定期开展新闻专题和舆情监管培训,提高新闻发布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同时,积极组织学校权威专家做好政策解读、热点回应、舆论引导,广泛动员师生参与典型挖掘、新闻策划、采访报道、网络评论,为推动学校教育新闻发布工作提供有力支撑。要设立专项工作经费,提供必要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