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21岁,遭受过三次重大意外事故,身体落下残疾。为了多读书,他从初中开始边打工边上学,所付出的艰辛比常人多出百倍。靳永豪,就读于黑龙江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系的大一男孩,为生命的坚强写下自己的注解。
爱笑的“瘦大个”很“忙”
靳永豪很爱笑,但不爱说话。来自甘肃农村的他,因为普通话说的不好而一直偷偷“练功”。
刚开学时,周围同学对他很好奇:身高近1.8米、体重只有60公斤的“瘦大个”总是很“忙”。无论是同学聚餐还是打游戏,他都不去。后来,寝室兄弟发现了他的秘密:在校门口发传单,在各寝室楼卖报纸,晚自习后打扫每个教室……
大学生勤工俭学并不稀奇,但他的腿、双手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疾,怎么还能承受学习之外的那么多劳动?同学们不知道的是,永豪的入学费用是申请的国家贷款,他想靠自己的能力偿还贷款,靠自己挣出生活费。同学们更不知道,为了能继续上学,他什么伤痛都能忍。
接连遭遇三次意外事故
永豪出生在甘肃一个贫困的农民之家,接连遭遇的三次意外差点改变了这个男孩的一生。
大约3岁时,父母在农田干活,把他一个人留在家中。他扶着一堵墙蹒跚学步,不知什么原因,墙倒了,他被压在墙下面……家里人说他命大,邻居救了他,只是他的左腿踝骨被砸碎了。因为无钱医治,永豪的左腿留下了后遗症,很长时间不能走路。直到现在,他的左腿也不敢吃劲儿。
祸不单行。小学二年级时,一个雨天,老化的电线被风吹断了。他下意识地用右手抓住电线,却倒在了风雨中……电击致他右手大面积灼伤,大拇指和中指畸形。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永豪才学会“握笔”。
命运又一次向永豪发出挑衅。一次意外的交通事故,他左手神经被损伤,直到现在左手总会不停发抖、无力,失去活动能力……
靠打工挣出自己的学费
说起这些不幸,永豪只是几句带过,他记得最多的是周围人对他的帮助。“被墙砸了,是好心邻居救了我;被电击后,家里没钱,医生先给我做了手术;上初中时,家里距学校5公里远,同学会用自行车驮我……”他说,如果不是周围人的接力相助,自己可能真就向命运低头了。
不顾父母反对,懂事的永豪在初一暑假时就出去打工。“掰玉米穗,我的双手不灵活,掰的慢,但我总是多干一会儿。”从那以后,每逢寒暑假,永豪都打工挣自己的学费。
高考结束,永豪第一次去工地打工,每天10余小时的搬砖头工作让他胳膊上的皮褪了一层又一层。
不向厄运低头的坚强“笨鸟”
来哈尔滨求学,是永豪第一次走出小山村。入学报到后,永豪给自己定下勤工俭学的目标。“我手脚不灵活,做什么都比别人慢,必须付出双倍的努力才能追上别人。”永豪自嘲,“笨鸟先飞”。
而在同学眼里,这只“笨鸟”让他们无比敬佩。除了学习、打工,永豪还积极参加各种社团的活动。用寝室一位兄弟的话说:“永豪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
善于计划的永豪已经策划好了寒假生活:留在哈市打工,挣出下学期生活费,为家人寄回办年货的钱!
媒体链接:http://news.my399.com/local/content/2014-11/27/content_13703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