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刊发申林同志署名文章:《融合人文和科学 打造工程文化教育》
学校首页>> 学校要闻>>正文内容 打印文章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0日 来源:党委宣传部

  4月8日出版的《光明日报》教育周刊高等教育专版,刊发了党委书记申林同志的署名文章《融合人文和科学 打造工程文化教育》。文章发表在“书记谈改革”专栏中,介绍了我校构筑“六位一体”工程文化建设体系,凝练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全面建设文化强校的改革经验和成功实践。
  学校开展工程文化教育历经了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从起初“摸着石头”的探索阶段,到现在内涵丰富的实践阶段。工程文化已经逐渐内化为工程学院人独具特色的文化品格,成为了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更成为了学校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内核。2012年12月召开的中共黑龙江工程学院第一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并通过了《黑龙江工程学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建设文化强校的实施意见》。《意见》从推动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以促进文化育人为切入,提出了在我校开展工程文化研究、工程文化基地建设、工程文化环境建设、工程文化活动建设、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课程建设“六位一体”的工程文化建设体系,并制定了相应的推进措施。“六位一体”工程文化建设体系的提出,为学校大学文化建设搭建了实践的平台,提供了有力的抓手,注入了丰富的内涵,拓展了广阔的空间。大学文化和工程文化建设从此变得有形、有声、有色,得到了学校师生、兄弟院校、主流媒体的认可和赞誉,成为了学校大学文化建设的一张“新名片”。
  今年是《建设文化强校实施意见》颁布并实施的第三个年头,是推进文化强校建设承上启下,十分关键的一年。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高等教育的功能和使命,是学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面。贯彻落实好《文化强校实施意见》,继续推进“六位一体”的工程文化建设,需要凝聚全校师生的创造和智慧,需要汇集全校各单位各部门的力量,需要构建全校共同动手的文化建设新格局。让我们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凝心聚力,求实创新,将工程文化建设做得更好、更扎实,共同开创学校文化强校建设的崭新局面。

  《光明日报》申林同志署名文章原文链接如下: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4-04/08/nw.D110000gmrb_20140408_2-13.htm

  • 学校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红旗大街999号
  • 总机:0451-88028000  传真:0451-57678811
  • 版权所有:黑龙江工程学院  黑ICP备:11005929号